苦茶油研究室第四章/「油」所不同 – 傻傻分不清楚
「苦茶樹、茶樹、苦茶」、「苦茶油、茶籽油、茶樹精油」,這些字詞是否常常讓你混淆?看似很像,但事實上它們可是天差地遠,這次就讓我們來揭露到底是哪裡不同吧!
# 苦茶樹、苦茶油(Camellia oil)
苦茶樹跟一般製茶的茶樹同樣都是山茶屬(Camellia),只是不同種。
山茶屬植物約有200多種,絕大多數種子皆含油脂,但只有少數幾種含油率特別高的較常用來榨油。
苦茶油是用俗稱大果油茶的油茶(Camellia oleifara)及俗稱小果油茶的短柱山茶(Camellia tenuifolia)果實製油。
冷壓苦茶油有特殊的風味,但純的油不會苦,被稱為「苦茶油」可能是因為殘渣(又稱茶箍)含有鹼性的碳酸鈉,而在過去過濾技術尚未成熟導致;
而另外,傳統步驟大多會在榨油之前焙炒種子,經過此一程序的油品,油色轉為棕色,帶苦澀味,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。
#茶樹、茶籽油/茶葉籽油(Tea seed oil)
是以製茶用的茶樹(Camellia sinensis (L.)O.Kuntze)果實製油,樹型因為人工干預,常見往往是灌木型態,與高大喬木的苦茶樹不同。
茶籽油與苦茶油從外觀上無法分辨,但是,就營養價值而言,苦茶油比茶籽油高,不過兩者都較精煉油好。
# 茶樹精油(Tea tree oil)
為商品名,其來源為澳洲茶樹(Melaleuca alternifolia)的葉片。
其雖然名為「茶樹」,卻不屬於山茶科(Theaceae)植物,而是桃金孃科白千層屬家族的一員,只是因為提煉出來的精油代有類似茶葉的香氣,因此被稱為「茶樹精油」。
雖然說茶樹精油在台灣被很多人廣泛使用著,但真正栽植澳洲茶樹的人卻不多,這是因為澳洲茶樹的幼年性頗長,不到一定的年歲不會開花,又多種植在盆器當中,限制了這些植株的生長,加上臺灣的氣候環境讓它就算開花也不會結果。
圖片來源:網路
# 苦茶
為青草茶的一種,其來源與上述都完全無關,並沒有一定的配方,多隨商家憑個人的經驗去調配。
主要多是清熱解毒,顧肝,退肝火,利尿去濕的藥物。因為裡面的藥性多是苦寒,適合夏天暑熱引起火氣大、口乾舌燥,喝了有清涼、解渴、降火氣的功用,而且入口即有苦味,故名「苦茶」。
透過上面的說明,如果有其他問題,請到茶籽堂粉絲專頁留言,《農學實驗室》我們下次見~
- 張如華. 首選健康食用油–茶油. 茶葉專訓. 2015, 93期.http://www.tres.gov.tw/htmlarea_file/web_articles/teais/1879/1040924-4.pdf
- 尹華文、呂勝由、陳正豐. 苦茶油、茶籽油與茶樹精油之辨別、萃取及利用. 林業研究專訓. 2010. Vol17 No.4, 5-10.
- 張永勳、江倍漢、何玉鈴. 台灣青草藥店現狀之調查研究. 中醫藥年報. 2005. 23(5), 337-448.http://www.mohw.gov.tw/MOHW_Upload/infomation/93/5/_5-12_–CCMP93-RD-037.pdf
農學實驗室
研究員 柏翔
我是《農學實驗室》研究員柏翔。你知道嗎,苦茶油在臺灣已存在超過 70 年,在飲食、家事、生活清潔、逢年過節、相聚時光裡,她曾是生活中最貼心的陪伴,但因著競爭、稀少,已逐漸失落。我們希望找回大家對苦茶油的記憶與信任,從土地、種植、生產到生活,讓屬於臺灣的金黃風景回到日常;《農學實驗室》的誕生,就是希望將這些所見所聞分享給你,一起發掘,這一滴屬於臺灣的好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