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茶油研究室第十章/知己知彼 – 苦茶樹的病蟲害(上)
人生病可以看醫生,還可以偶爾當個媽寶,向親愛的人討拍,但植物呢?
植物跟動物一樣也會生病,只是他不會移動,又沒有醫生可以看,又不會唉唉叫,這樣要怎麼辦呢?這次的實驗室就讓我們來聊聊吧!
# 植物會生病
其實,植物本身為因應各種逆境(Stress)早已演化出各種防禦機制(Defense)好讓族群得以繁衍,就像我們之前文章《萬用小妙手—茶皂素》提到的次級代謝物就是其中之一。
而除了本身的抵抗力之外,作為照料他們的農場主人也要身兼田野柯南,透過敏銳的觀察力及長年的經驗,判斷該怎麼幫助植物度過難關。
植物病害的發生不脫三個因素:寄主(Host)、病原(Pathogen)以及環境(Environment),而這三者也被稱為植物病害三角環(Disease triangle)。
雖然說不脫這三個範疇,但內容包山包海,你可以想見,要成為一個專業的農人,真的需要什麼都懂,不是一般我們所想的那麼容易呢!
(圖片來源:茶籽堂製作)
# 逆境的種類
這裡提到的逆境,又可分為生物性因子(Biotic factors)以及非生物性因子(Abiotic factors)。
舉例來說,非生物性因子包含高溫、低溫、風、土壤水分、營養等,引起的疾病不具傳染性;
而生物性因子則包含病毒、細菌、真菌、線蟲等病原菌及其他,會引發具傳染性的病害。
如果對於這方面的知識想更了解,其實有一門專業就叫植物病理學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。
# 常見的苦茶樹病害
(1) 赤葉枯病(炭疽病)
危害程度:★★★★★
初期產生半圓或不規則狀淺綠色病斑,氣候潮濕時,病斑會迅速擴大並轉為赤褐色,感染果實時易造成裂果進而提早落果。
5-7月開始發生,高峰期為8-10月,罹病期間皆有落果落葉的情形。
(圖片來源:網路)
(2) 茶餅病
危害程度:★★★
由於花芽、嫩葉、嫩芽、幼果及幼嫩組織膨大變形之病徵。空氣及人為方式傳播,小果油茶較多。
※ 小故事:在物資匱乏的60年代,油茶餅是許多人的回憶,作為零食吃起來口感清脆、味道酸甜可口,近似蓮霧的風味,就跟茭白筍一樣,被真菌寄生後,莖部膨大而可食用。
這樣到底算不算病害、是否要防治?其實全依對栽培者本身有無經濟價值為定,如果嚴重,那就需要防治了。
(圖片來源:網路)
(3) 藻斑病
危害程度:★★
對於葉背葉面均會感染,老葉較容易發生。圓點狀或十字形之突起物,中期轉為青褐色或褐色。
藉由風雨傳播,潮濕季節管理不易。4-6月梅雨季必須注意田間的密度,全年皆有發現紀錄。田間有固定修枝剪枝者不易發生。
(圖片來源:網路)
看完以上的介紹,有沒有對「植物也會生病」這件事更了解呢?
如果有農友發現以上病害,記得詢問農改場專業人員相關的防治方法,才能用得好、又用得巧,有效率地防治!
如果有其他問題,請到茶籽堂粉絲專頁留言,《農學實驗室》我們下次見~
- An Overview of Plant Defenses against Pathogens and Herbivores
- 寧方俞. 是病害還是食物?-從油茶餅病看植物病害的定義. 桃園茶業改良場. 茶情雙月刊77期. 104年2月20日
- 吳孟玲、莊鈴木、陳映竹、謝翁維. 油茶常見病害及其防治. 推廣摺頁第107號. 102年11月
- 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、茶葉改良場、花蓮農改場等研究員口述資料
同場加映
- 科學Online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:植物的防禦作用
- 科學Online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:植物對鹽分逆境(Salanity Stress)的反應
- 科學Online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:植物對缺水逆境(Water Deficit)的反應
農學實驗室
研究員 柏翔
我是《農學實驗室》研究員柏翔。你知道嗎,苦茶油在臺灣已存在超過 70 年,在飲食、家事、生活清潔、逢年過節、相聚時光裡,她曾是生活中最貼心的陪伴,但因著競爭、稀少,已逐漸失落。我們希望找回大家對苦茶油的記憶與信任,從土地、種植、生產到生活,讓屬於臺灣的金黃風景回到日常;《農學實驗室》的誕生,就是希望將這些所見所聞分享給你,一起發掘,這一滴屬於臺灣的好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