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珍貴的寶石,生長在幽靜的深山曠野中,從開花到結籽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。
上天給予土地一期一會的祝福,每年秋季十月至十一月是茶籽採收期,
必須以人工採收,也是自然中孕育最久的油脂作物。
傳承老師傅古法工藝精神,茶籽冷壓鮮榨製成茶油,極具養分。
茶籽蘊含的油脂是最細緻深層的滋潤聖品,
食用或是身體的保養都相當適合。
古老智慧的運用,榨油剩下的渣漬稱為茶箍ㄍㄨ,
茶箍中的茶苷萃取液含有皂素及茶鹼成分。
能產生微細泡沫的去油洗潔成分,是環保優質的清潔用品。
那個年代,家庭代工廠成為台灣經濟主體,成功帶領80年代經濟起飛,創辦人趙志明先生開始製作清潔洗劑,供應麵攤、餐廳使用。
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,也為了提供更好的清潔洗劑商品給消費者,趙志明成立公司,這是茶籽堂開始的契機。
趙志明研發的液態茶籽碗盤洗潔液,獲得無數好評。第二代趙文豪接手父親的事業,讓茶籽堂開始在全台紮根茁壯。
趙文豪認為品牌是一種識別標誌、精神象徵、價值理念,遂註冊茶籽堂,成立品牌,朝向品牌之路邁進。
金融危機後,通路開始追求利潤至上,而壓縮品牌商利潤,此時,趙文豪重新思考品牌價值,決定走自己的路。
趙文豪走訪台灣茶籽產地、拜訪茶籽農民,期許復興茶籽的文化內涵,重歸對土地的珍惜。
茶籽堂第一座契作農場,位於苗栗縣蓬萊村,以契作茶籽園的方式高價收購苦茶油跟茶籽粕,讓茶籽農有更穩定的生活。
品牌形象化,將系列商品發展為「油、髮、身、家、禮」五大系列。將並對茶籽文化的熱情擴展到台灣本土藝術與工藝的發揚上。
致力於在地永續發展,期望當茶籽產品被看見時,隱身在各處的創意工作者能被看見,並領略土地蓬勃豐富的文化能量。
大片青綠繁茂的苦茶樹,曾經是台灣山區最普遍的風景,
曾經奔走山間大半輩子的農民們懂得自然中天生天養的智慧,
從苦茶籽的照顧、施肥、採收、運送、保存到製油,
堅持不使用農藥與化學方式種植,數十年如一日,
並學會將苦茶籽運用在生活中,茶油可以進補食材或是保養身體,
茶箍可以家用或是身體清潔,留下如此難得的生活智慧與日常風景。
隨著市場沒落,化學產品的興起,加上苦茶籽文化資產傳承的斷層,
許多老農民與台灣僅剩的零星苦茶園面對著生存艱難的時刻。
為了讓苦茶籽繼續在台灣山林中茁壯,也讓茶籽農有更穩定的生活品質,
茶籽堂不斷走訪全台各區的苦茶園,定期關心茶籽農,
試圖以實際行動支持散布各處的苦茶園,保存珍貴的文化價值。
2011年開啟茶籽堂的契作之路,第一座契作農場位於苗栗縣蓬萊村。
農場主人李大哥夫婦告訴我們:「這麼好的農作物,不能就這樣消失在這片土地上。」
即使在苦茶籽產業日漸式微的今天還是極力守護著,
李大哥夫婦對苦茶籽深厚的情感與珍貴價值的肯定,只為了將美好的苦茶籽文化延續下去。
每發現一處欣欣向榮的苦茶園,都是老天給茶籽堂的一份禮物,
這表示著這片土地上有一群人願意流著汗、帶著溫暖的微笑、
伸出雙手捧住曾經興盛於台灣各地的價值,
我們相信美好的生命會在眾人的努力下綻放出動人的光彩。
自然的生活智慧與常民的工藝巧思,深植於土地之中,
為了呈現茶籽由內而外的精神,茶籽堂用藝術創作,
用手心的溫度刻劃出天然與人文間的和諧,繼承傳統文化與常民生活。
一個具有文化的物產-茶籽,跨越時間、跨領域、在跨世代的技藝裡,
有著新舊手藝人的堅守與專注,他們拾起歲月和現代的痕跡,
讓身處現今的我們得以去觸摸那些真實且真誠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