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本文原載於《i室設圈│漂亮家居》
文|余佩樺 資料暨圖片提供|茶籽堂 攝影|Amily、汪德範、楊承 Chen Yang
趙文豪。原就讀淡江大學電機系,21 歲與家人一起重新創業,全心投入茶籽堂,從業務拓展跨越品牌經營,也因為深入鄉鎮各地尋找苦茶油,而看見台灣土地的美好,因此為致力保留台灣苦茶油文化,積極推動產業與地方的永續循環經濟,榮獲第 27 屆「國家品質獎」之「地方經營典範獎」。
▲品牌設計以沐冉藝術家的版畫為主視覺,永康街概念店甚至以一片片的磁磚燒製拼貼而成,將門面化身為街邊的藝術裝置。(攝影:汪德範)
「我應該是茶籽堂的1.5代」不說是自己是第二代,是因為趙文豪從無到有參與茶籽堂的創業路程,「而且是三個人受傷活下去的過程⋯⋯」話說 2004 年,從事印刷材料機器洗劑生產的父親因大腿骨折,母親又長期深受富貴手的困擾,於是在家休養的父親精心將苦茶粉調製成洗碗精,順便分送街坊鄰居,未料大受好評。加上趙文豪對大學所讀的科系並無太大興趣,於是乾脆回家與父母一起做苦茶粉洗潔劑的生意。當時,除了進駐有機商店之外,趙文豪憑藉認真誠懇又懂進退的態度,又再打開許多大通路,從此找回信心,即使當兵期間,也是邊除草邊接訂單。然而,2008 年遭逢全球金融海嘯,有機店進入低價的慘烈競爭,促成趙文豪開始思考以差異化行銷做出市場區隔,期以提升商品價值。但對於只進貨榨油、就連苦茶樹種在哪裡都不知道的他,又如何找出苦茶油的價值﹖他開始尋找苦茶樹的根,走進桃園、深坑等農地,發現苦茶籽的種植期居然長達五年,而且每年僅收成一次,於是興起幫苦茶油說故事的念頭,闡述台灣的苦茶油文化和土地的美好。
2013 年開始著手進行品牌化,摒棄過去的公版瓶裝,但從 LOGO 設計到包裝開模所費不貲,致使二代之間頻起衝突。趙文豪感嘆:「在製造業的時代,先看見再相信,開工廠花再多錢也不會有人反對;但進入品牌時代,投資是無形的,必須先相信才能看見⋯⋯」面對磨合,他理性跳脫為父為子的角色,以詳盡的企劃書提案,獲得有效溝通之後,再回歸於彼此的親情感恩,既要感謝上一輩的努力而得以承接,亦期父母理解於下一代的趨勢觀念,而終於突破瓶頸,展開浩大的品牌工程。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一決定,也引發長達十年激烈的肉搏戰。「不只因為品牌行銷人才進駐辦公室,造成經營組織新舊交融的動盪,更要命的是連自己都要和自己不斷拉鋸。」他笑說以前做業務單純而快樂,但做品牌是不斷地磨礪靈魂,每一過程都是痛到刻骨銘心。
一如破繭而出的蛻變,伴隨痛苦之後是美麗的成長。2013 年在誠品首次登場亮相,引起關注一炮而紅,接著再獲金馬獎 51 屆的青睞,以茶籽堂洗沐用品為貴賓獻禮,更引起媒體大量報導;趙文豪謙虛認為,剛好迎上台灣本土化意識崛起的年代,茶籽堂才有機會露臉。
然而,2014 年油品食安事件爆發,引發消費者關注好油的議題,也讓趙文豪更加意識到苦茶油在地原物料僅占 10% 的嚴重性,於是當年度 12 月即刻成立農業團隊,到台灣各地尋找農場契作,以種下更多的苦茶籽,而自此展開苦茶油的復興之路。
當趙文豪立志將茶籽堂洗護用品都使用台灣苦茶油籽之後,每一步都是緊貼著土地的脈搏,亢奮而熱血,他不只深刻體會種植苦茶樹的漫長等待和困難挑戰,也看見鄉村人口老化的潛藏危機,「試想高齡七十歲以上的農民,還有多少個五年才能看到苦茶結籽﹖」於是他心甘於高價收購苦茶籽,更樂於免費提供苗木鼓勵改種,並協助栽培管理,期許產業長長久久永續發展。而在不斷的重複往返之中,在宜蘭大南澳和花蓮崙山與嘉義阿里山等地也有了契作農場,更於 2015 年與風土誌合作將其鉅細靡遺地整理成冊,有若台灣苦茶油的絲路之旅,而這場尋油記也讓茶籽堂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,「將尋訪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,是為了更深化瞭解產業,不讓品牌發展歪掉。」
▲朝陽里海店由生活起物操刀設計,引入當地蜿蜒的沙灘棧道,並透過大面落地玻璃「借景入室」,將山與海的氣息帶入室內。店內同樣規劃洗滌體驗區,藉此讓消費者更能親身感受產品的美好。(攝影:楊承Chen Yang)
於此同時,趙文豪連續兩年參加日本的大地藝術祭,再啟發地方創生的觀念,藉以梳理長期觀察農村生活的脈絡,進而於 2018 年開始駐點於宜蘭南澳農場的朝陽社區,展開一連串的社區活化計畫,從員工所需的餐廳和住宿開始改造老房子、結合當地農產品成立小賣所、設計專屬朝陽的品牌、舉辦農食體驗和講座活動,以吸引深度觀光旅遊,同時推動「籽弟兵計畫」,號召有志青年移居,聯手振興地方文化經濟。為了尋找原物料,趙文豪溯源於土地,而土地也提供各種養分,以至於能夠結合環境、農業、設計、在地居民需求等環節,展開不斷跨界的品牌行動,最終也串聯地景地物而回到土地。這其中又以永續力道最為深遠,特別是 2018 年遠赴荷蘭考察循環經濟之後,不只挹注在地方創生,亦積極投入品牌 3.0 的轉型計畫。
茶籽堂以循環經濟概念,制定出「減少、回收、再生」的永續循環準則,「但其實從源頭改變最快,於是從產品包裝啟動,歷經三年研發,終於在 2021 年有了嶄新的面貌,瓶器直接使用全回收塑膠,再減塑 41%。」趙文豪輕觸瓶身,追求柔韌且輕量化,設計也更簡約。而在行銷通路上,茶籽堂走過有機商店,入駐百貨通路,乃至永康街店和朝陽社區里海店的布局,其中的空間形象轉折也因挹注「策展」概念,而得以充分使用自然的元素和細膩的工法,展現豐富的人文語彙,傳遞「對土地友善,傳承台灣文化」的精神。
在台灣繞上一圈,兩百多家飯店旅宿的浴室也可見茶籽堂的身影,此一非典型的行銷策略,也如苦茶籽的悉心栽種,在肌膚舒緩之際,讓人感受與地球共好的大地情懷。誠如趙文豪所說,「茶籽堂不斷的跨界,可以從城市到鄉鎮都開店,而未來更將走到國際,勢必再以品牌 3.0 展現來自台灣土地的品牌魅力。」
▲由格式設計操刀設計的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以綠色窯燒磁磚拼貼,若湖若林,隱喻台灣的山海意象。
茶籽堂以「策展」概念打造陳列空間,始於和格式設計的合作,誠如趙文豪所說,「當你的眼界到哪裡,就會找到甚麼樣的人。」
當時的他從日本和荷蘭吸收地方創生和永續的觀念之後,自 2018 年起進駐誠品生活,無論是誠品南西店、誠品松菸店,乃至新近於 2023 年百貨商場新店裕隆城、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,都是基於人文氣息的整體環境契合茶籽堂的品牌個性,而因緣際會結識格式設計可說是一拍即合,透過山、土和綠色植栽的自然元素,傳達茶籽堂從土地出發,而更見台灣山林之美;在材質和裝置上,亦揉合工藝美學和現代創意,細膩刻劃茶籽堂的內斂含光的生命力。
趙文豪深知品牌必須靠時間堆疊厚度,而他喜歡嘗鮮,也敢於創造,因此各個專櫃設計,包括百貨和街店等,皆有同中求異的驚艷之筆,除延續沐冉版畫藝術,以不同的材質予轉譯之外,柚木格柵、黃銅鍍鈦、窯燒磁磚的特殊工藝和表現手法,則呼應茶籽堂樸實專注的職人精神。
茶籽堂亦不忘為顧客提供體驗休憩區,從聞香、洗手到苦茶油試飲,皆講究體驗流程的細節設計,構築獨特而溫暖的感官體驗。而動線規劃亦如展開雙手般的寬敞流暢,靜心邀請每個人緩步入內,慢賞、慢遊、慢品來自台灣土地的冉冉芬芳。
▲格式設計以墨綠色的窯燒磁磚,橫向拼貼為線性的綠帶,為誠品新店裕隆城專櫃打造亮點。
不論是深探台灣或遠赴他國,趙文豪隨著視野不斷打開,產品包裝也有了前後各異的轉型,品牌 2.0 的裝飾意味濃厚,將沐冉的版畫藝術如雕刻般地深刻於瓶身,補充包和禮盒也滿溢動植物和諧共存的自然意象;但品牌 3.0 著重於永續的意義,紋飾淡化,而瓶身為大量減塑更顯輕盈,即使是減少 41% 的塑料也是 100% 回收再製的 rPET。
趙文豪坦言,身處眾聲喧嚷的品牌世界裡,以前就怕別人看不見茶籽堂;現在則低調簡約,只為從源頭減塑而竭盡心力,在製造上頻頻考量瓶身輕量化及穩定性,乃至歷經無數失敗,才得有如今 360 度無重複曲線的再生瓶器。
面對補充性產品需求,全面升級為 100% rPET 製成的「替換瓶」,鼓勵消費者只需將壓頭從舊瓶移至新瓶,即可重複使用,最後再將用完的空瓶回收。
深色低調的瓶器設計,從源頭減塑,減少塑膠新料的使用,都隱含著對地球環境的細緻關懷。趙文豪堅信:「品牌是一種理念,既要有浪漫的想法,也要能看到願景,而永續就像是光源,無論如何改變包裝或跨界轉型,都深知行進的方向是對的。」
▲茶籽堂新一代瓶身導入循環設計美學,延續上一代的文化符碼,更展現低調簡約的氣質,瓶身也因減塑變得輕巧且優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