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作者:沈岱樺/攝影:沈暐翃
肖楠來自山林,透過日常洗沐產品讓人感受山林,而生活中,喜愛山林的愛好者是如何跟山林相處的呢?
從這個角度出發,邀請到喜愛山林的邱承漢。打開茶籽堂肖楠葉的產品網頁,「來自山林中的旅行者」配圖有位山林系男子,就是承漢。畫面裡承漢專注凝視森林、融入山林裡的景象,讓人感受到山林帶來的自然療癒。
「被山林擁抱跟接受的感覺是怎麼樣呢?」於是,約了承漢前往三峽熊空林道走走,讓身體慢下來,心情緩下來。
在都市生活裡的承漢,擁有多重的身分,是兒子、先生、經營者。聽承漢說話,速度是緩慢的,像散步一般,有時候會停下腳步,思考著用什麼詞彙更貼切想表達的情緒,是周全的人,也是體貼的人。
談山,是回到自己的;說山,更像是回去生命最純粹的狀態裡,呼吸著、感受訊息。走過一段低潮期的承漢,分享自己當時在四天四夜的靈境追尋,沒有現代化的通訊設備,走進自然,感受深刻的生命訊息。「某天冥想的畫面出現一棵樹,後來在大武山裡找到這棵樹,擁抱樹的時候,感受到自己被山林全然接受,那種感受很難用明確的言語形容。每年會回去看看樹、抱抱樹。」被大地母親擁抱著。
承漢當然也爬過很多大山,走過好幾天的縱走,盛夏的八月會跟朋友前往嘆息灣。日常跑步是訓練體力的一環,形容自己只要換上登山鞋、背起大背包,就像啟動開關,體力狀態會自動切換成山的模式。反之,自嘲平常在都市生活,穿夾腳拖爬樓梯也是會覺得累。
一起爬山的山友,都是很有經驗的登山者,高山紀實節目《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》製作人詹偉雄(圈內人都稱大哥)、《神在的地方: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》作者陳德政,「跟著大哥和德政一起走,大家可以按著自己的腳程,走到集合地。拉開距離,有獨處的時候;步伐接近時,也能共走一段路。」承漢說自己獨走時,會去抱樹摸樹,靜靜地,和山林一起。這是屬於山林的感性時光,一個人限定。
或許是皮膚釉黑加上五官深邃,承漢有山孩子的氣息。請問南國來的孩子,如果能用物件、表情、線條形容山,會有什麼的觀察呢?「山對我來說,很像是鬆鬆軟軟的東西,卻又很有彈性,富有生命力,很純粹的生命力。斜陽照射在青苔上的滿足,植物受到雨水滋潤後的開心,我可以感受到這些純粹,精神狀態是很放鬆的。」爬山不見得要登頂,而是回去看看,讓心跳與呼吸跟著山脈同步。此刻的承漢是如此跟山林相處,或許隨著時間變化,會有不同相處的模式出現。
享受當下,就在這裡。這是行走之間,會提醒我們小心腳下有昆蟲蝴蝶的承漢,帶來他與山林的關係。可以接住自己,又能接受自己的地方。
身處都市的我們,在身心疲勞之時雖無法隨時轉身走入山林、擁抱自然療癒,但可在茶籽堂植萃洗沐保養產品裡,隨時感受植物的潔淨療癒,在洗洗搓搓亦或滋養肌膚的過程裡,呵護自己,暫時與煩惱離線。
瑜伽練習者、文字工作者。透過瑜伽,認出自己的身心地圖。藉由文字,傳遞受訪者願意分享的人生故事。經常在不同工作視角裡切換,有時順暢,有時卡住,此時此刻溫柔提醒著呼吸,感受當下、緩慢調息、等待陪伴。